在10月20日高血压论坛的难治性高血压专题中,许建忠教授就“难治性高血压能治愈吗”为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难治性高血压的诊疗策略。
在10月20日高血压论坛的难治性高血压专题中,许建忠教授就“难治性高血压能治愈吗”为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难治性高血压的诊疗策略。
诊断难治性高血压,注意先排除继发性!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许建忠教授首先指出:中美有差!
在2018版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将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可耐受的足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包括1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的情况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
而在2018年AHA专家共识中则是这样说的:尽管使用了3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血压仍高于目标值,通常包括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利尿剂。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应以最大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和适当的频率给药。
在美国的共识中,难治性高血压还包括使用≥4种高血压药物血压方达到目标值者,这些患者在文献中被称为“已控制的RH”。也就是说,难治性高血压既包括未控制的高血压,也包含已控制的高血压。
那中美定义差异有哪些呢?
首先是目标值差异,中国的目标值定义为140/90 mmHg,而美国则定义为130/80 mmHg;
其次,在美国的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中对于其使用的3种抗高血压药物是有明确推荐的,分别为CCB、ARB或ACEI及利尿剂。也就是说,如果治疗药物中包含α受体阻滞剂但未能达标的患者,在美国就不能被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
再次,美国AHA共识更强调高血压的“控制”及“未控制”,例如顽固性高血压就属于未控制的类型;
此外,在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即在至少治疗4周后仍无法达标的可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而美国专家共识中则无相关的时间推荐。
讲完定义,我们接着看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包括高龄、基线血压偏高、肥胖、饮食/食盐过量、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左心室肥大等因素。那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难治性高血压呢?
答案:难治性高血压预后较差。一项包含美国47万人的人群研究结果指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肾事件显著增加,对于这部分人群须给予更多关注以改善其高血压的转归。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无论血压是否已被控制,对心脑血管及死亡风险的影响都差不多,也就是说似乎难治性高血压一旦得了,无论是否能控制结局都差不多……
这样一来,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相比,差的就很多了!因此,许建忠教授指出,尽早控制患者血压、防止其演变成难治性高血压十分重要。许多患者的难治性高血压都是在初期未能及时控制血压,进而引发靶器官损害后出现的。由此可见,只有规范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流程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血压达标。
首先在确诊难治性高血压方面,要注意:
1.正确的血压测量;
2.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利尿剂),血压未能达标;
3.服用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达标。
其次在排除假性难治性高血压方面,重点关注:
1.患者依从性;
2.强调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排除白大衣效应(有研究显示,40%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际归因于白大衣效应)。
再次在可逆因素方面,若患者经排除后确实存在用药后血压不达标的现象,应考虑以下几点:
1.适当增加运动及纤维食物的摄入;
2.减少酒精摄入、减肥;
3.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兴奋剂、拟交感药物、口服避孕药、甘草、麻黄、靶向治疗药物等的使用。特别提醒,这里的靶向治疗药物减量或暂停需与相关医生协商,患者不可自行停药。
重点及难点来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一定要注意!
目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
原发性胆固醇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甲亢/甲减;
甲旁亢;
主动脉缩窄。
其中,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及主动脉缩窄导致的高血压。许建忠教授特意强调,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有20%-25%的患者为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是“必备技能”。
对于何时该做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什么样的患者该做筛查,不同的研究指南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2014年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布的研究显示,当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时,可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1. 早发的高血压患者(<30岁);
2. 难治性高血压;
3. 严重的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
4. 非杓型及反杓型的高血压;
5. 有严重靶器官损害。
而在2017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高血压指南中则建议,在以下重点人群中进行筛查:
2018年ESH指南中建议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人群则包括:
1.2级以上的年轻高血压(<40岁)及儿童高血压患者;
2.原来慢性稳定的血压突然加重;
3.难治性高血压;
4.3级高血压或高血压急症;
5.大量靶器官损害;
6.临床或者生化提示内分泌高血压或者CKD;
7.临床提示睡眠呼吸暂停;
8.嗜铬细胞瘤症状或有家族史。
难治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6步搞定!
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就该选择适合患者的理想药物治疗啦。美国指南给出以下建议:
▎Step One:排除其他原因+保证低盐饮食+最大化生活方式干预+最佳3药方案
1.要排除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包括继发性原因、白大衣效应和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较差的影响;
2.保证患者改为低盐饮食,即<2400 mg/d;
3.最大化生活方式干预:≥6 h的不间断睡眠、总体膳食模式、减重、运动;
4.最佳3药方案(A+C+D):3种不同类型、机制互补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ACEI/ARB、长效CCB和利尿剂,使用最大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利尿剂类型必须和肾功能相适应。
在使用氢氯噻嗪的情况下若患者血压仍然控制不佳,美国高血压指南中建议继续使用Step Two。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