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起搏是人工心脏起搏领域的一种新兴起搏方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团队率先在全球报道首例左束支起搏病例。 近年来,一些小规模短期随访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的起搏阈值低而稳定,很贴近生理性起搏。 1月9日,黄伟剑团队在Circulation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单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左束支起搏是人工心脏起搏领域的一种新兴起搏方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团队率先在全球报道首例左束支起搏病例。
近年来,一些小规模短期随访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的起搏阈值低而稳定,很贴近生理性起搏。
1月9日,黄伟剑团队在Circulation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单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心动过缓患者或有起搏适应证的心衰患者来说,左束支起搏可作为生理性起搏的可靠方法。
该研究从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前瞻性连续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32例用左束支起搏方式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术后1、6、12、24个月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根据左束支夺获的严格标准,左束支起搏成功率达97.8%。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6个月,其中231例患者随访超过2年。
植入起搏器时,左束支夺获阈值为(0.65±0.27)mV@0.5ms,2年随访时为(0.69±0.24)mV@0.5ms。
在左束支阻滞的患者中,QRS间期明显缩短,平均从167.22 ms缩短至124.02 ms。
在 QRS间期≥120 ms的患者中,植入起搏器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平均从48.82%提高至58.12%。
随访1年时,有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明显减少。
8.9%的患者出现永久右束支损伤。
在6例(1%)患者中,左束支夺获阈值增至3 V以上或未能夺获束支。2例患者未能夺获传导系统。
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手术相关死亡、心脏骤停、室间隔血肿、冠脉损伤、左室血栓形成。2例患者出现导线移位。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