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与抗栓一直是心血管研究的热门领域,今年ACC年会最新揭晓临床试验(LBCTs)同样少不了房颤与抗栓的研究结果发布。哪些研究更值得关注和期待?让我们听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的建议吧!
EINSTEINCHOICE:VTE二级预防,利伐沙班vs.阿司匹林,用哪个?多大剂量?
临床实践中,尽管一些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存在复发的风险,但由于对出血风险的担心,往往在3~12个月后停用抗栓治疗或换用阿司匹林。既往的多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研究表明,停用抗栓治疗的患者中有约10%的复发风险,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足够患者数量来确定哪些亚组最有可能从延长抗栓治疗中获益。
EINSTEINCHOICE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I期研究,在首次发生VTE事件后已完成6~12个月抗栓治疗的患者中,探讨继续延长NOAC用于VTE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预计招募2850名患者,探索标准剂量利伐沙班(20mg)、低剂量利伐沙班(10mg)、阿司匹林组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症状性VTE复发和大出血的事件发生率。
该研究将证实与标准剂量利伐沙班方案相比,低剂量利伐沙班每日一次的方案,能否在保持预防VTE功效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安全性。
EINSTEINCHOICE研究结果可为VTE患者二级预防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选择,以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取得最大的获益/风险比。
当地时间3月18日上午,ACC主会场之ACC/JAMALBCT专场,这项与VTE高危患者息息相关的重磅研究即将发布最新结果。
RE-CIRCUIT:房颤消融后抗凝,达比加群vs.华法林,哪个更安全?
当地时间3月19日上午的LBCT专场可谓好戏连台。率先揭晓的是比较连续服用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围术期抗凝安全性的RE-CIRCUIT试验结果。
全球每年有超过20万例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导管消融患者围术期抗凝是非常重要的临床问题,NOACs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证据有限。
RE-CIRCUIT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不间断达比加群与不间断华法林抗凝在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计划纳入610例患者,随机分入达比加群组(150mg一天两次)、华法林组(INR控制在2.0~3.0之间),术后随访90天。
主要终点是大出血事件,次要终点包括术后30天和90天的卒中/栓塞事件、术后30天大出血事件、术后30天和90天的临床净获益、消融相关并发症。研究将为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NOAC不间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新的证据。
ARISTOTLE:地高辛浓度会影响房颤患者死亡率吗?
紧随RE-CIRCUIT之后,ARISTOTLE事后分析数据即将揭晓。
临床工作中,房颤合并心衰并不少见。地高辛是心衰治疗领域的“老药”,以价格低廉而著称。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应用地高辛能否改善预后,能否降低死亡率仍存争议。目前还没有地高辛对房颤(合并或不合并心衰)患者死亡率影响的前瞻性RCT。ARISTOTLE事后分析数据可能会填补这一空白。
ARISTOTLE是评价NOAC阿哌沙班预防栓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大型RCT,具有较高的数据质量。这一数据的事后分析结果有助于评价不同药物浓度的地高辛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如果地高辛浓度对于患者预后确实有影响,那么如何控制其血药浓度也是需要考虑和关注的实际临床问题。
GIFTofWarfarin:基因检测是否有助于优化华法林剂量?
华法林是预防VTE的经典药物,但其治疗窗口狭窄,而且不同个体之间适宜剂量差异大。近年来,药物基因检测技术日趋成熟,这项技术能否有助于找到华法林最佳应用剂量,进而改善临床预后,目前尚不明确。如果您关注这一问题,那么ARISTOTLE研究结果公布后请不要离开,GIFTofWarfarin或许会成为您本场收获的最佳gift。
华法林遗传学信息学试验(GIFT)是一项2×2析因设计的RCT,旨在探索在基因遗传学指导下,不同华法林给药策略能否降低外科术后VTE风险。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VTE、大出血、INR≥4和死亡的复合终点。这一研究能否证实华法林药物基因组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