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儿童出现心动过缓和低灌注的时候予以心肺复苏(CPR)。但即使进行了CPR,这类儿童进展到无搏动心脏骤停的速度和存活率与初始就发生无搏动心脏骤停的患儿的差异尚不明确。现研究人员对实施了CPR的从心动过缓进展到无搏动心脏骤停的患儿的发生率和存活的预测因素进行评估。
住院儿童出现心动过缓和低灌注的时候予以心肺复苏(CPR)。但即使进行了CPR,这类儿童进展到无搏动心脏骤停的速度和存活率与初始就发生无搏动心脏骤停的患儿的差异尚不明确。现研究人员对实施了CPR的从心动过缓进展到无搏动心脏骤停的患儿的发生率和存活的预测因素进行评估。
受试人群是2000年-2016年间>30天、<18岁在医院接受CPR的儿科患者。每一次CPR均被分为有脉搏的心动过缓、无脉搏的心动过缓和最初无脉搏的心脏骤停。
共5592位接受CPR的患儿,其中2799位(50.1%)因心动过缓伴灌注不足接受CPR,2793位(49.9%)为初始无脉搏心脏骤停。在心动过缓的患儿中,869位(31.0%或对照的15.5%)在CPR后的3min(中位值,四分位范围1-9min)失去脉搏。心动过缓有脉搏、心动过缓进展为无脉搏和初始无脉搏心脏骤停的患儿的存活率分别为70.0%(1351/1930)、30.1%(262/869)和37.5%(1046/2793)。经CPR抢救但还是失去脉搏的患儿的出院概率比初始无脉搏的患儿的出院概率低19%。对于经CPR抢救随后失去脉搏的患儿,CPR和失去脉搏的间隔时间越长,指示患儿存活率越差。
在接受CPR的住院儿童中,有一半在开始胸部按压时出现心动过缓伴灌注不良,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儿童经CPR抢救仍进展为无脉搏的心脏骤停。经CPR抢救后进展为无脉搏的患儿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初始无脉搏的患儿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进行了心肺复苏,但仍有较高比例的患儿有进展为无脉搏的风险,因此,需要关注复苏后的护理。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