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低热量甜味剂木糖醇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揭示了木糖醇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新发现,为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及其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见解。这项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心血管代谢领域的认识,也为未来的饮食建议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深入探讨了低热量甜味剂木糖醇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揭示了木糖醇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新发现,为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及其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见解。这项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心血管代谢领域的认识,也为未来的饮食建议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木糖醇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糖醇,存在于某些水果和蔬菜中,并且因其较低的热量和对牙齿的保护作用而被广泛推崇。它在口腔健康产品中的应用已久,但近年来,随着对低热量食品需求的增加,木糖醇也被添加到各种加工食品和饮料中,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减重的需求。尽管木糖醇被市场宣传为一种“健康”的甜味剂选择,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任何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都应受到密切关注。考虑到低热量甜味剂的普及,特别是木糖醇的广泛使用,理解其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2024年6月,《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发表了一篇题为“Xylitol is Prothrombotic and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的文章,在心血管代谢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01
▼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研究,旨在探讨木糖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包括了1 157名发现队列和2 149名验证队列的参与者,他们均接受了选择性心脏评估。研究者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和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定量检测了木糖醇的水平。此外,还进行了人体血小板、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全血和动物模型研究,以检验木糖醇对血小板反应性和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最终,通过干预研究评估了健康志愿者(n=10)摄入木糖醇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02
▼
研究结论
木糖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
本研究首先在受试者的发现队列中,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循环中的木糖醇水平与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显著相关(图1)。与木糖醇水平处于最低四分位数的受试者相比,处于最高四分位数的受试者发生MACE的风险比(HR)为1.63(95%CI:1.04~2.53),经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和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调整后的HR为1.64(1.05~2.56),P<0.05。这一发现提示了木糖醇可能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
验证队列中木糖醇水平的进一步确认
为了验证上述发现,研究者在独立且不重叠的受试者的验证队列中,使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定量检测了木糖醇水平(图1)。结果显示,木糖醇水平与MACE风险的关联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调整后的HR为1.57(1.12~2.21),P<0.01。这表明木糖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木糖醇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木糖醇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在人体血小板、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全血和动物模型研究中发现,木糖醇增强了血小板的反应性,并在体内促进了血栓形成。在健康志愿者的干预研究中,摄入木糖醇甜味饮料显著提高了血浆中的木糖醇水平,并增强了血小板的功能性反应,包括对ADP和TRAP6刺激的聚集反应。
木糖醇摄入后的血小板功能变化
在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干预研究中,摄入含有30 g木糖醇的饮料后,血浆中的木糖醇水平显著升高,并在30分钟内增强了血小板对ADP和TRAP6刺激的聚集反应(图2)。这表明即使是单次摄入木糖醇,也能在短时间内显著影响血小板功能,从而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03
▼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人群的代谢组学分析,结合临床干预研究,不仅确认了木糖醇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还揭示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这些发现对于指导公共健康政策、改进食品工业的甜味剂使用,以及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的饮食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研究强调了对食品添加剂长期健康影响的评估的必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WITKOWSKI M, NEMET I, LI X S, et al. Xylitol is prothrombotic and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J]. Eur Heart J, 2024, 45(27): 2439-2452. DOI: 10.1093/eurheartj/ehae244.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编辑:薄荷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