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物控制的边界之外,经皮去肾神经术技术以其微创、潜在的长期效果,为那些在传统治疗中挣扎的患者带来了一线曙光。本文深入探讨了经皮去肾神经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为当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在药物控制的边界之外,经皮去肾神经术技术以其微创、潜在的长期效果,为那些在传统治疗中挣扎的患者带来了一线曙光。本文深入探讨了经皮去肾神经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为当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01
▼
难治性高血压,除了药物我们还能怎么办?
尽管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仍面临着血压控制不佳的困境。经皮去肾神经术(RDN)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R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其在不同高血压亚组中的适用性,仍存在诸多争议和研究空白。
2024年8月,Hypertens Re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Indications For Renal Denerv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的综述,旨在系统地评估RDN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适应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推动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综述综合分析了多项关于RDN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是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RDN均能显著降低24小时动态收缩压。特别是在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研究中,RDN显示出对早晨和夜间高血压的控制效果。
02
▼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肾脏去神经支配技术真的这么神奇吗?
RDN对血压的降低效果
在未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RDN显示出显著的血压降低效果。例如,在SPYRAL HTN-OFF MED Pilot试验中,RDN组的24小时收缩压(24H SABP)平均下降了5.5 mmHg(95% CI:-9.1~-2.0;P=0.003 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仅下降了0.5 mmHg(95% CI:3.9~2.9;P=0.764 4)。RADIANCE-HTN SOLO试验中,RDN组的白天收缩压在2个月时平均下降了8.5 mmHg,对照组则下降了2.2 mmHg,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1),结果见图1。这些结果表明,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RDN能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血压控制。
RDN在药物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对于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RDN同样展现出了降低血压的潜力。SPYRAL HTN-ON MED Pilot试验中,RDN组的24H SABP在6个月时平均下降了7.0 mmHg,而对照组仅下降了1.6 mmHg,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5 9)。RADIANCE-HTN TRIO试验中,RDN组的白天收缩压在2个月时平均下降了8.0 mmHg,而对照组为3.0 mmHg,调整后的P值为0.022(表2)。这些数据表明,即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RDN也能够进一步降低血压,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RDN对心血管风险的潜在影响
除了直接影响血压外,RDN可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血管风险产生间接影响。尽管本文并未提供具体的数值数据,但作者讨论了RDN在改善心脏功能和减少心力衰竭方面的潜在益处。例如,一些研究已经报告了RDN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积极影响,这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策略。
RDN的安全性评估
在安全性方面,RDN显示出极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包含50项试验的Meta分析中,使用射频RDN的患者中,每年肾动脉不良事件(包括动脉狭窄和夹层)的发生率约为0.45%,而支架植入的发生率仅为0.2%。这些数据表明,RDN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其并发症风险远低于高血压患者群体中自发性肾动脉事件的发生率。
03
▼
总结
本综述探讨了RDN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潜力,尤其是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时。RD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临床试验的支持,但其在不同高血压亚组中的适用性和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RDN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在抵抗性高血压和高心血管风险的患者中。此外,RDN的长期效果和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RDN有望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参考文献
KATSURADA K, KARIO K. Indications for renal denerv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 Hypertens Res, 2024. DOI: 10.1038/s41440-024-01823-3.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编辑:薄荷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